教你春節如何送禮9
發布日期:2025-07-28
作者:廣州禮友
收藏:
在民間,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,一直到正月十五,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。在春節期間,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數民族都喜歡采購很多物品以示慶祝。那你知道春節期間,你應該送親人、朋友什么禮品嗎?春節期間的每一天都有其獨特的含義,你一定要了解其含義,才能事半功倍,達到送禮的最佳效果!下面,春節送禮問題給你提供一些參考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!
臘月二十三、二十四: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,舉行過祭灶后,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。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,民間稱之為“迎春日”。推薦禮品:吸塵器、抱枕。
臘月二十五: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,其間人間無神管轄,百無禁忌,民間多嫁娶,被稱為“趕亂歲”。歲末年終,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,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,這是一個好時機。推薦禮品:購物禮品卡、餐具。
臘月二十七/二十八: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、洗衣,除去一年的晦氣,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,京城有"二十七洗疚疾,二十八洗邋遢"的諺語。臘月二十六洗浴為“洗福祿”。推薦禮品:衛浴用具、美容用品。
臘月三十:除夕的意思是“月窮歲盡”,人們都要除舊部新,有舊歲至此而除,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,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。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,消災祈福為中心。推薦禮品:門幅對聯、中國結。
正月初一: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,春季的頭一天,正月的頭一天,所以稱為“三元”;這一天還是歲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所以又稱“三朝”。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在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。推薦禮品:電子體重秤、電子鞭炮。